|
家长们注意啦!北京市各区的教育地图在今年上半年悄然“变脸”,呈现新看点。北京幼升小网小编今天就带大伙儿看看各区都迎来了哪些新变化呢?
新建校、更名校扩大优质教育供给
今年上半年,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深综改仍然是各区教育的工作重点,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是各区思考的重要问题。记者了解到,多区继续通过引入名校办分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办校、新建学校等方式,使区域内的教育地图更加丰富,为本区百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近日,朝阳区新建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睿德分校,该校将在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该校首次面向朝阳区招收初一新生,规模为6个班,其中包含100名寄宿生。另外,5月25日,中国音乐学院与朝阳区教委共同创办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启动仪式举行,朝阳区原安慧里中心小学更名为“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
作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的教育资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上半年,北京二中、首师大附中、人大附中、理工附中4所名校的通州校区集体揭牌。据通州区教委主任张绍武介绍,此次揭牌的4所名校全部采取“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合作模式,由其本校校长出任法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负责,“未来3年,还将有10余所学校相继在通州开工建设、投入使用,全区示范高中将达到8—10所”。 在外引名校为区域教育“输血”的同时,通州区也逐步加快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扩充的步伐,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目前,通州区已对区内原有的三所示范高中进行改扩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已实现招生,永乐店中学已择址新建,运河中学南校区将于今年秋季启用。届时,这三所示范高中的高中容量将达到180个班。 日前,人大附中丰台学校落户王佐镇,2017年秋季将正式开学。人大附中丰台学校校长由人大附中副校长汤步斌亲自担任。另外,海淀区日前发布消息称,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将更名为首师大实验小学,打造大学小学教育共同体。加大贯通培养实验 提高对口直升比例
作为一种新的探索,自2014年以来,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相继成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身边的优质校,其在培养目标、方法和课程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连贯性培养,让小升初的衔接更加自然,减缓了家长的焦虑,让学生和家长提前享受改革成果。
在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和对口直升方面,东城区可谓是“大刀阔斧”。据悉,2016年东城区新增北京171中学、东直门中学、广渠门中学等7所九年一贯任务改革校,学生直升比例由2015年的10%增至30%,青年湖小学和第一七一中学、雍和宫小学和东直门中学、花市小学和广渠门中学等多所学校的直升比例已达100%;此外,和平里一小和171中学、汇文一小和汇文中学、东四十四条小学和五中分校等7对13所学校一定比例对口直升入学工作,比例由2015年的10%增至15%。
东城区在小升初入学时将加大九年一贯、一定比例对口直升改革成果兑现力度,比例由2015年的各10%分别提高到30%和15%。其中,九年一贯直升比例增至30%,一定比例对口直升提高到15%。 在探索“十二年”贯通培养实验方面,革新里小学2016年新生6年后可选择电脑派位方式升入初中或选择直升方式升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一一四中),选择直升方式的学生初中毕业时,符合当年升学条件的学生参加中考直升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中。
海淀区的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学校包括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市育鸿学校和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等,学校的小学毕业生直升本校初中。 今年5月,海淀区教委发布重磅消息,区域内的一〇一中学与西苑小学、十一学校与太平路小学、海淀实验中学与花园村二小这三对中小学将开展合作办学。合作办学后,西苑小学将加挂“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实验小学”校牌,太平路小学将加挂“北京市十一学校实验小学”校牌,花园村二小将加挂“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校牌。整合区域内资源 提升办学质量
作为首都教育的创新,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中小学办学的案例越来越多,而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到中小学的欢迎。各区积极为此牵线搭桥,通过整合资源,借助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办校,提升区域内学校教育质量。 海淀区是拥有高校、科研机构最多的区,区教委利用这一优势,引校外资源进校,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今年4月,海淀区教委与首师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将在教师教育研究共同体、人才一体化联合培养、高教与基础教育的互融互动、教育改革项目合作创新、高校与地方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共同研究,并合作建设“首都师范大学海淀教育研究中心”。 另外,中国教科院与海淀区民族小学深度合作。近日教科院与海淀区教委走进民族小学,就教科院与海淀教委开展一系列的项目合作达成了共识,中国教科院将为海淀教育再添助力。中国教科院院长田慧生表示,要继续与民族小学的深度合作,为学校提供更加充分的资源,共同建设好这所教科院的基地校。
除了整合校外资源外,有的区还整合校际、校内资源,形成资源带、学区、集团化办学。到今年,西城区教育集团发展到17个,优质均衡发展的态势逐渐形成。同时,西城区对19所小学进行资源重组,以高校和优质中学举办附小的形式举办了8所附属小学。对口直升学校新增至14所小学,小学毕业生可按比例直升优质初中,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据了解,今年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学校深度联盟、优质资源带建设,新增分司厅小学(分司厅小学——北锣鼓巷小学——一中小学部)等3条优质教育资源带。文汇中学与文汇小学从2014年开始建立深度联盟,进而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再发展成为汇文集团校。
同时,东城区还将继续推进五中分校与五中分校附属方家小学、北京二中分校与北京二中新鲜小学为期三年(2015年—2017年)的中小衔接实验。二十四中与二中分校以“留学班”方式开展联合培养实验。继续推进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一一四中)与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初高中贯通培养实验,初中毕业时符合当年升学条件的学生参加中考直升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中。
通州区则以潞河中学、运河中学、永乐店中学为龙头,成立三个教育联盟,充分发挥这三所示范高中的引领作用。2017年前后,石景山区将分别以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校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及小学3所引进校为“龙头”,组建3个教育集团,最终形成整个区域八大教育集团的办学“拼图”。目前,东城区、西城区和海淀区均有名校进驻石景山区办学。
除此之外,地处京西的门头沟区,今年2月,成立峪分京师教育集团,两校在大峪中学分校魏芳校长统一管理下,实施两校区一校长两个法人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整体办学质量。目前,门头沟区16所优质小学举办附属幼儿园,充分发挥小学办学优势,探索幼小衔接的有效方式,在理念、师资、教材、课程等方面都实现了无缝连接,彻底解决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北京教育播报,内容来源《现代教育报》有删节,我们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小编继续为大家整理幼升小的相关信息,更多幼升小入学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幼升小(ID:bjysxw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