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政风险防控要筑牢“三道防线”
廉政风险防控是推进源头防腐工作的重要举措,如何增强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廉政风险防控意识?我认为,应将“六个不可”作为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指引,以“找”为基础、“防”为目标、“控”为核心,着重突出“三化”,筑牢“三道防线”,积极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水平。
一、以“找”为基础,使风险防控意识“内化于心”,筑牢思想防线
坚持“三个注重”,加深对风险的认识,增强思想防控意识。一是注重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把教育引导作为首要工作,认真学习上级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和写心得体会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积极参加风险点排查的自觉性,走出“没必要”、“走过场”、“没有风险点”的误区,使每位审计人员深刻认识到“查找风险点就是自我体检、自我警示、自我预防、自我保护的过程,有岗位就有风险点,查不出风险点就是最大风险。”二是要注重从“四横三纵”全方位查找风险点。为防止出现风险点排查重点不明,风险点遗漏的问题,要按“四横三纵”的架构进行查找,以上级授权为依据,列表确定岗位职责,对审核审批、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和机关运行“四个版 肥城蒋女士在一母婴用块”,从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三个方面”进行排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放过任何事项,不遗漏任何环节。三是注重多层面提高查找风险点的准确度。通过“自己找、大家提、领导点、集体审”(即在岗人员自己查找、同事之间互相提示补充、分管领导全面点评、审计组集体审核),增强风险排查的准确度,达到“找准、找细、找透、找实”的目标。同时,进一步熟悉业务工作流程,明晰各岗位各环节的风险点,强化干部职工对廉政风险管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权力的敬畏感、工作的责任感以及对廉政风险的警惕性,筑牢每个审计人员的思想防线。
二、以“防”为目标,使风险防控举措“固化于制”,筑牢机制防线
紧紧围绕防范风险这一目标,在自查、互查、自纠的基础上,研究防范风险点的具体措施,并固化为制度,形成机制,积极变“风险点”为“安全点”。一是“三上三下”健全各项风险防控制度,确保防控措施“一一对应、没有遗漏”并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司令且“看得见、摸得着,真正管用”。针对共性的风险,如业务不熟练、岗位工作时间过长等,制定加强教育学习、关键岗位干部交流和轮岗等普适性的防范措施和制度;针对岗位特点产生的风险,制定个性的防范措施。二是“三落实一加强”完善廉政风险防控配套措施。落实好党风廉政逐级负责制,强化“一岗双责”的目标要求,确保风险防控工作层层有人抓;落实好定期廉政会议、廉政互相提醒、外出工作廉政报告等制度,对廉政风险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纠正;落实好述职述廉制度,应半年进行一次 保守治疗一天后述职述廉,对照《廉政准则》和“八不准”要求自我评价,让自己说的、平时做的、大家了解的互相印证;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将各项业务工作流程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实现权力运行“全公开”、权力流程“固定化”,使监督对象、普通公民、新闻媒体都能对工作开展有效监督,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将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和促进业务工作相结合。坚持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业务制度建设相结合,以业务工作制度流程为脉络查找风险点,以业务流程完善为载体制定风险防控措施,确保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可作性,而且要有助于发现和解决业务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的良性互动,有力推动机关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三、 另外嘱患者要预防便秘以“控”为核心,使风险防控机制“外化于行”,筑牢警示防线
积极建立健全“动态识别、科学评估、持续改进、重点防控”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发挥动态控制、风险警示、防患未然的作用,把权力还原为责任,把监管转变为服务。一是抓好廉政风险防范制度的落实。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随身携带《廉政手册》和风险防制表,做到“六个知道”即:知道“八不准”要求、知道本职工作的政策依据、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知道岗位的风险点、知道风险点的防控措施、知道考核奖惩机制,强化干部职工对风险防控的认识,促进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将各项风险防范制度落实作为业务工作质量考核的一部分,对落实情况定期进行自查和抽查,确保制度有效落实。二是建立廉政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建立廉政风险的动态化管理机制,通过定期自查、互相抽查、年终汇审等手段,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对新出现的廉政风险,及时补充和调整完善防控措施,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三是强化廉政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将监督和惩处作为促进风险防控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严格落实多级把关、重大事项报告等权力制约的规定,认真执行廉政档案、廉政回访等制度,让监督无处不在。同时,对违反规定的按廉政风险级次追究责任。要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控制、制约和监督,形成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做到人人、时时、处处都受到提示,长期影响、养成习惯、形成文化,确保廉政风险真正取得长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