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首都师范大学-首师青春

查看: 3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都师范大学2021年招聘博士后科研人员

[复制链接]

257

主题

418

帖子

17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0: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一、学校简介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7人。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包括博士后在内的各类人才工作,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条件保障。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与发展,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根据学科建设和科研需要,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热忱欢迎有志于谋求发展、共创事业的优秀青年人才加盟我校!二、申请条件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良记录;2.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并获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博士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进站后须全职在首都师范大学工作;3.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敬业精神;4.符合国家和学校招收博士后进站的其他要求。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科学校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数学、统计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心理学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常年招收以上学科博士后,同时支持其它学科申请者进入流动站,在交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四、招聘岗位1.超级博士后培养目标:主要吸引已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博士生入站工作,促进学校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专项建设。2.师资博士后培养目标:主要为学校人才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培养后备力量。3.科研博士后培养目标:主要面向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团队提供有效的科研力量。五、相关待遇1.薪酬待遇:30万元/年(含学校缴纳五险两金),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学校另有奖励; 2.住房保障:学校提供博士后公寓; 3.科研支持:在站期间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北京市设立的博士后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及校内科研项目;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等,学校进行相应的配套资助;  4.子女入学: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协助办理子女进入我校集体户口所在行政区划内相应学校。(该行政区划内有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海淀区实验小学、海淀区八里庄小学等学校)  5.其他待遇:享受全国博管会关于出站博士后户口迁移及家属户口随迁等政策;博士后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的,可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博士后出站考核成绩突出且满足学校公开招聘教师任职条件者,可优先留校工作。六、进站流程1.超级博士后、科研博士后岗位,全年招聘,随时接收申请;师资博士后岗位与我校当年教师招聘工作同步进行(详情见我校当年教师招聘公告)。2.应聘超级博士后岗位直接与学校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系,并提交相应材料;应聘师资博士后、科研博士后岗位,申请者可与相应学科流动站所在学院或拟合作导师联系,并将个人材料提交给各学院(各流动站所在学院具体联系信息可见下表),同时将个人简历通过邮箱发送给学校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一份。邮件请以“博士后应聘材料+一级学科名称+本人姓名+博士研究生招聘网”为标题。3.各流动站对报名材料初审,进行学术考核。4.通过流动站考核的应聘人员,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按照国家、北京市以及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确定拟进站人员,办理进站手续。七、联系方式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学校网址:https://www.cnu.edu.cn/联系人:孙老师 (校博管办)联系电话:010-68902399联系邮箱:5930@cnu.edu.cn;sdsfdx_rsc@163.com(报名邮件主题:应聘博士后|姓名|博士研究生招聘网)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系方式信息表
流动站名称所在院系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邮箱
中国语言文学文学院梁老师010-689023025884@cnu.edu.cn
中国史历史学院宋老师  010-689021545102@cnu.edu.cn
世界史
考古学
哲学政法学院刘老师  010-689023635586@cnu.edu.cn
教育学教育学院王老师  010-689017465633@cnu.edu.cn
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韩老师  010-689019624082@cnu.edu.cn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老师  010-689074996659@ cnu.edu.cn
美术学美术学院黄老师010-689039575813@cnu.edu.cn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吕老师  010-689029374969@cnu.edu.cn
数学数学科学学院祝老师  010-689036376519@cnu.edu.cn
统计学
生物学生命科学学院唐老师  010-689023846521@cnu.edu.cn
生态学
地理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李老师  010-689023766041@cnu.edu.cn
心理学心理学院谭老师010-689003206015@cnu.edu.cn

交叉科学研究院 *王老师010-68907463ams@cnu.edu.cn

教师教育学院曾老师010-689031696617@cnu.edu.cn

音乐学院路老师010-689023466823@ cnu.edu.cn

物理系刘老师010-689023496648@cnu.edu.cn
      说明:标“*”单位为可申请超级博士后单位。
注:此公告2021年内有效,公告的最终解释权归首都师范大学人事处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首师青春论坛www.cnuclub.com/

Copyright © 2001-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Skin by @子不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